专辑收录了11篇评述,深入剖析学科前沿动态;5篇科学史话,回溯学院重点学科的发展历史。旨在致敬为我国生命科学事业和北京大学生命学科发展辛勤耕耘、无私奉献的老一辈科学家,以及激励新一代学人传承精神,勇攀科学高峰,续写北京大学生命科学的辉煌篇章。 北大生科, 百年潮头。北京大学生物学系(现生命科学学院)成立于1925年, 是我国高等院校中最早建立的生物学系之一。1952年, 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 北京大学、燕京大学、清华大学三校的生物学系合并, 北京大学生物学系成为新中国生命科学教学与研究的重镇。1993年,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成立, 拉开了新一轮改革促发展的大幕。 学院秉持“与时代同呼吸, 与祖国共命运”的理念, 精准把握时代脉搏, 紧跟国家发展步伐,在一代又一代师生的接续拼搏、砥砺奋进中, 实现了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蜕变, 持续不断的发展壮大。百年来, 学院主动求变、锐意革新, 在体制机制改革、人才引进培养、文化氛围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国内国际合作等方面做了一系列的努力, 为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和卓越人才教育培训作出了杰出贡献。 学院探索实施PI(PrincipalInvestigator)制, 将体制改革与教学和科研团队的建设有机结合; 率先建立和坚持教授预聘制, 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 引入国际学术评审机制, 优化人才评估评价机制。目前, 学院在编教职工165人, 其中, 教授和研究员74人, 老体制副教授和讲师14人, 研究技术系列24人, 工程技术系列和行政人员53人。另有在站博士后125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5人、美国科学院院士1人、欧洲EMBO成员2人、“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特聘专家6人、“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青年项目”入选者19人、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获得者9人、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11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2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项目”入选者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28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及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0人。 学院牵头或参与建设了一系列优质支撑平台, 包括基因功能研究与操控全国重点实验室、膜生物学全国重点实验室、细胞增殖与分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核糖核酸北京研究中心、国家蛋白质科学基础设施-北京基地(凤凰工程)、实验动物中心、冷冻电镜平台、生物基础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为教学科研工作筑牢根基。 学院现拥有植物学、动物学、生理学、细胞生物学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5个国家重点学科, 植物学、动物学、生理学(膜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物理学、生物技术、生物信息学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学院的原始创新研究,从无到有、从少到多、逐步达到国际一流。2000年以来, 学院共荣获12项国家自然科学奖、3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26项省部级奖励,学院教师170人次分别荣获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求是杰出科学家奖、全国创新争先奖、谈家桢生命科学奖、顾孝诚讲座奖、科学探索奖和新基石研究员等个人奖项。学科建设成果斐然, 教育部学科评估位列前茅, 第一轮“双一流”建设成效显著, 7项指标全部为一档。 学院格外的重视教育事业与人才教育培训工作, 秉持立德树人的根本理念, 持之以恒,矢志不渝。目前学院共有在校学生1087人, 其中本科生516人, 研究生571人。学院创立之初, 老一辈学者便谋划学科发展的策略, 调整课程设置, 加强教材建设, 有力地推动了教学与科研工作稳步前行。近年来, 学院锐意进取, 创新教育体制机制, 尤为注重多元化人才的培养。在本科生培养方面, 学院通过优化培养方案, 试点改革实行“等级制”的考核评定方式, 提升科研实践能力, 加强学科交叉, 推进个性化培养。加强专业教材建设, 精心打造“生命科学强化挑战班”, 积极践行书院制培养模式, 推进英文课程建设, 鼓励学生双向国际交流。在研究生教育方面, 学院依托生物学高层次人才教育培训中心, 以全过程培养为基石, 辅以分流培养机制、本博贯通的课程教学体系以及高水平国际学术交流平台等多元举措, 培育出一大批胸怀民族责任感、具备独立人格、富有开创精神、拥有批判性思维且勇于担当的生命科学及相关领域的领军人才, 为国家和社会输送了大量栋梁之材。百年来, 学院培育学生超过16000名。 学院一直十分重视国际交流合作, 搭建全面且多元的交流平台。2005年, 学院首轮获批“生命科学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2025年再次获批“北京大学基因功能研究创新引智基地”。学院积极举办国际学术会议, 加强与海外科学家的交流合作, 推动学科前沿领域技术开发和基础理论研究。学院着力打造品牌讲座活动, 邀请包括多位诺贝尔奖得主、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院士在内的国际知名专家来访, 已举办逾400场学术系列讲座。学院推进北京大学与国际知名医药公司的合作, 充分的利用高校和企业资源, 提高双方的核心竞争力, 助力转化。 历经一个世纪的学术深耕, 学院经受岁月的洗礼, 积淀深厚的学术底蕴, 昂首阔步勇立新时代潮头。学院以独特的学术传承作为支撑, 紧密围绕国家在生命科学领域的战略布局, 依托现有学科优势, 聚焦前沿领域, 凝练学科发展趋势, 推动多学科交叉融合, 集中力量攻克关键技术瓶颈, 着力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家国情怀的优秀人才, 向着世界顶尖学科的目标奋勇前进。 展望未来, 学院将继续秉持创新精神, 实现理论突破、技术革新、产业应用, 勇挑社会责任重担。在生命科学的广阔天地里, 以踔厉奋发之姿, 书写属于北大、属于中国的壮丽篇章, 为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贡献力量, 站在新的百年起点, 取得更多突破性进展。 值此学科百年华诞之际, 为铭记历史、展望未来, 我们组织出版了本专辑。专辑中收录了11篇评述, 深入剖析学科前沿动态; 5篇科学史话,回溯学院关键学科的发展历史。希望能够通过这一专辑, 向为学院发展、为我国生命科学事业辛勤耕耘、无私奉献的老一辈创业者和科技工作人员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同时也激励新一代学人传承精神, 勇攀科学高峰, 续写北京大学生命科学的辉煌篇章。